根据GB/T 18457-2015《制造医疗器械用不锈钢针管》标准及相关行业规范,判断医用针管挠度值是否合格需要综合考虑如(针管规格、管壁类型、测试参数)等多个因素。以下是详细的判定标准与测试方法:
一、判定标准依据
核心标准:GB/T 18457-2024标准规定了公制规格0.18mm至3.4mm的正常壁、薄壁和0.6mm至2.1mm的超薄壁不锈钢针管的尺寸、表面及力学特性。
测试原理:通过三点弯曲法,将规定力施加到两端被支撑的针管跨距中心,测量其挠度值(施力点处的垂直位移)。
合格标准:实测挠度值≤标准规定的最大挠度限值即为合格。
二、关键测试参数
针管挠度测试需严格控制的参数包括:
管壁:正常壁、薄壁、超薄壁、极薄壁 四种任选;
公称规格:定制0.18~3.4mm;
载荷范围:0.6~60N, 精度:±0.1%;分辨率:0.01N
加载速率:1mm/min~10mm/min;
跨 度:5~50mm 精度:±0.1mm(11种规格);根据规格调整
挠度范围:0~0.999mm,误差不大于±1‰;分辨率:0.001mm 需精确记录
三、不同规格针管的挠度限值
四、测试操作步骤
设备准备:
ZG-D医用针管刚性测试仪,检查刚性测试仪状态,确保电源正常并进行校准
将仪器置于平稳、干燥的工作台,确保水平放置
样品安装:
选择无外观缺陷、规格符合要求的针管样品,将针管安装在测试仪的V型支撑座上,调整至标准跨距值,确保施力推杆端部位于跨距中心,针管与支撑柱垂直;
参数设置:
根据针管规格和管壁类型设置对应的跨距、载荷参数,设定加载速率;
测试执行:
启动测试程序,仪器自动施加弯曲力并记录数据,实时监控数据变化,发现异常立即停止检查
结果记录;测量并记录施力点处的针管挠度,精确到0.01mm;包含针管规格、管壁类型、实测挠度值及判定结果
五、注意事项
管壁类型区分:0.18mm-3.4mm规格范围内同时存在正常壁、薄壁和超薄壁、极薄壁 四种管型,必须准确分类后再测试。
标准适用范围:GB/T 18457-2024不适用于易弯式不锈钢针管,因其力学性能不同。
设备校准:测试仪器需每半年校准一次,确保测量精度。
安全防护:测试时需佩戴防护装备,防止针管断裂造成伤害。
通过以上标准和方法,可科学判断医用针管挠度值是否合格,确保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和可靠性。